宁珊对于北疆处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但不忘叮嘱黎将军不得轻忽,毕竟这才只是秋天,蛮族虽然不种地, 无需秋收, 但趁着秋天水草丰美给牛马羊等贴膘却正合适, 这个时候吓他们一吓, 蛮族的日子还能过下去, 也就不愿意动手,可不见得进入深冬,大草原上寒冷彻骨,蛮族没吃没穿的时候还能忍得住不骚扰汉人的边城。
对于宁珊的意见和建议, 全军上下都是极其重视的,哪怕是新征召入伍的小兵蛋子都知道,他们独孤皇朝的开国太|祖是在马背上创下不是功勋的将军皇帝, 从将军帐下的一名小校做起, 踩着蛮夷的尸骨, 一步步做到了牙将、裨将、偏将、参将、副将、最后挂帅大将军。十年之中,亲自带兵跟蛮夷征战大小数百回合,最终将他们彻底打回了草原深处的,比起皇帝这个冰冷和模糊的尊号,军中将士们更愿意称呼他们的太|祖陛下为“军神”。
户部运作流畅,本来基于退休养老的钱瑾大人突如其来的又迸发了工作热情,竟绝口不再提告老还乡之事,而是动作麻利的将北疆可能会用到的粮草、军饷以过去一半不到的时间全部预备完毕,甚至高瞻远瞩的提前备下了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宁珊哭笑不得,索性他也不是怕触霉头的人,夸赞了钱瑾几句,鼓励他再接再励,领导户部再创新高。
刑部尚书也到任了,却不是原先的左右侍郎中则一人而提拔,而是湖广行省进京朝贺新君的原承天府尹。承天府辖境钟祥、荆门、京山、天门、潜江、洪湖、当阳、仙桃八市险地,虽然隶属湖广,却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自古以来刁民层出,能在这地方为官五年以上而没有痛哭流涕着请旨回京的都是强人。而这位前朝的承天府尹却是进士及第之后就去了当阳做知县,除了叙职没挪过窝。从七品爬到三品,在这民风彪悍的地方没缺胳膊没少腿的一呆三十年,还得了起码五回考评优等。满朝上下对这一位都充满了敬仰,就连刑部两位侍郎都对这一任命毫无意义,且积极表示很想跟新尚书学一学如何慧眼如炬的铁口直断。
兵部尚书则比较敏感,有了宁珊登基的先例,轻易没有人敢拦这个活儿,宁珊劝说无效,只得将准备荣养了的黎老将军再请出山,让他挂个名先管着。黎老将军年纪虽高,但毕竟行伍出身,身体底子比弱不禁风的文人强出一座山去,虽已近七张,跃马扬刀尚且矫健,每日上个早朝简直小菜一碟。
不过老爷子一辈子没怎么摸过纸笔,一手狂草写的自己隔天就不认识,不得已,宁珊只好给老爷子专门配齐了四名文书,各自分管一部的书面工作。老爷子本人只负责总览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的口头分派。另外兵部还新成立了一个特殊部门,里面养着一群类似谋士的半文半武官员,皆是宁珊登基以后凭借记忆,从军中各部挑选出来脑筋灵活,熟识兵书但不幸四肢不够发达,每每上阵总是跑空,打不着敌人但出谋划策信手拈来的低等杂号将军。
工部那里一直就很稳定,毕竟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太少了,如今头等大事也不会是追建皇陵。这本来耗费巨大,但好在有前朝两皇并立时期扯皮打屁磨洋工留下的大批土方木石,无需劳民伤财的再去打造。而末代兴朝的皇陵才修了不到三分之一,皇帝就下台了。废帝全家如今都被塞在他爷爷的皇陵了,上个月终于在睡梦中长眠了的前太上皇也已经“喜迁新居”,他原本为自己准备的豪华底下寝宫被宁珊授意整改一下规制,继续修建至完工,好将宁老侯爷夫妇并他们三个儿子和宁珊的生母宁夫人的棺椁安放进去。贾赦为了不辜负自己赘婿的身份,亲自跑了两趟视察工程进展,赢得了朝上朝下的一致赞美,连民间都莫名其妙的开始歌颂太上皇和仙逝太后的情深似海。
礼部和吏部则无须赘述,前者一直就是酱油党,跟钦天监并称帝国双“闲”,属于那种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用一次的花瓶部门。后者则调动频繁,不好总结,而且建国初始,一应官员任免升降都是宁珊亲自安排的,吏部尚书无聊的天天在朝房里抄三字经给才开蒙的小孙子做字帖。
前朝有宁珊一力主持,开国不过半年便已经井井有条。后宫则有长公主坐镇,大批裁员之后也进入了兴利剔弊的欣欣向荣阶段,更兼人手减少,各自要分管的事务便有增多,宫女们再也没工夫成天在花园子里闲逛企图“上进”,璎华固然窃喜在心,便连黛玉都开颜三分——她实在是受不了许多宫女们在背后横眉冷对了,她又没拦着她们“出人头地”,也没准备给她们“公平竞争”,干嘛成天盯贼似的看着她啊。
要不是姑娘家脸皮薄,黛玉简直恨不得皇帝赶紧把她嫁出去算了,和亲都行。反正现在独孤皇朝兵强马壮,四海称臣,真去和亲也是被人当祖宗供着的。黛玉本性中便有一份女子少见的豪情,如今地位尊贵,眼界开阔,思维也越发不受拘束,更兼有个周游列国的薛宝琴时不时讲起海外见闻,直勾的林郡主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希望有机会走出闺阁,放眼天下。
因此,当迎春无意间提起宁珊有意巡幸塞外顺便秋猕的时候,黛玉两眼放光,追问不休:“可定下了日子?几时动身?去往哪里?都带些什么人?”
迎春对于黛玉的热情高涨十分奇怪:“这都是前朝大人们商量的事情,我如何得知?”
黛玉不依不饶的磨道:“陛下出行需要人伺候,宫女行动缓慢,太监总得带些个吧。皇后娘娘身怀龙种不便远行,后宫不是得出个人去主持?随行的大人们若带了家中女眷同行,也得有人招呼着吧。”
迎春笑着斜睨黛玉一眼:“你这么操心后宫干什么呀?”说起来,迎春对于黛玉的定位也有些吃不准了,若说从前璎华嫂子还是公主的时候,作为驸马的大哥哥不能纳小也就罢了,可如今两人身份对调,哪有只守着一个皇后的皇帝呢?迎春倒是不介意黛玉给她做个小嫂子,甚至还觉得以黛玉的人才品貌,普天之下也只有大哥哥才配得上,但她却知道黛玉自幼高傲,只怕不肯与人做妾,哪怕是贵妃也不能屈就。
本来宁珊刚登基那会儿,璎华由公主成了前朝降臣,而黛玉却早早入宫,境遇绝佳。那时候迎春当真以为后位是要留给黛玉的了,毕竟在她看来,京中众多闺秀也无人能出其右。然而宁珊力排众议立璎华为后,又许了黛玉郡主的封号,迎春顿时就收了心思。可偏偏还有一个唯恐后宫凋敝的贾赦天天撺掇着迎春去问黛玉对宁珊的心思,一副巴不得让黛玉自荐枕席去当贵妃的架势,迎春固然不会开口问这个,但被贾赦唠叨了那么久,思维也难免被带偏了几分,一听黛玉对“后宫”安排如此上心,顿时两眼放光。
黛玉本来没有想歪,却硬是被迎春那略带三分暧昧的笑容给羞红了脸,不由摔了帕子啐道:“我是替皇嫂担心呢,她正身子重,不能理事,倘若你这时候许了人家,谁来管后宫呢?”
迎春顿时也红了脸,叫道:“说的什么浑话,我怎么就该许人家了?”
黛玉抿嘴笑道:“戏文上总说比武招亲,如今陛下要率众秋猕,武将们必然跃跃欲试,各显神通,焉知到时候就没个勇士,万人不挡,拔得头筹,却辞了高官厚禄,不要骏马宝刀,唯恳请公主下嫁?届时你只要应了,便能成就一段佳话。”
迎春红着脸就要去拧黛玉的腮帮子,口中还不甘示弱的道:“我却知道你这个探花郎的女儿慕雅思贤,明年恩科,我去求皇兄给你许一个探花郎做郡马爷可好?”
黛玉也涨红了脸,用力推着迎春,羞恼不已:“我比你小,横竖总是你先下嫁。”两人没嚷完,一同笑了起来,都觉得今日这番话实在胆大不害臊了些,幸亏没有旁人在,不然可真真没脸了。
闹了好一会子,终于平静下来的黛玉仍旧不忘初衷:“你有空儿就去问问皇兄嘛,瞧他肯不肯带上咱们,我们又不添乱,只是想出去瞧瞧罢了。往常听宝琴说起那些为所未闻的风土人情,你不艳羡?”
迎春也有几分心动,只是却怕自己等人碍手碍脚:“若光是出宫看看也就罢了,那围场究竟是何情形谁也不知道,咱们上不得马开不得弓的,别说巾帼须眉了,再没见过世面给人家看轻了去,丢的却不止咱们自己的脸面。”
黛玉打蛇随棍上:“咱们学骑马不就行了。”前几日黛玉身体康健,心情开阔,兴致所及,不免在宫中到处游走参观,也不带识路的老宫人,只让紫鹃雪雁随侍,主仆三人信步闲逛,最后竟莫名其妙溜达到了上驷院去,当时正好有一批新进的御马正在受训,黛玉远远看着骑术精湛的驯马女英姿飒爽、明艳照人,大为心折,就此念念不忘,一心畅想跃马扬鞭,恣意逍遥。
凭黛玉的口才,忽悠起来无人能敌,三言两语就哄得迎春也来了兴致,一口答应去求宁珊出行时带上她们。兴致勃勃的姐妹俩并不知道,自古良马都是会认主的,围场上那么多霸气外露的沙场小将,她们的马会把她们驼去哪里。
第203章 皇妹御弟
迎春跑去央求宁珊要学骑马得到了批准, 宁珊亲自到百骏园中挑选了一批尚还年幼的大宛良马送给迎春、黛玉二人。黛玉请迎春先挑, 迎春也没客气,率先要走了全身淡金色的一匹, 黛玉则在枣红马和银白毛色唯独四蹄墨般漆黑的小马中犹豫了良久,看哪个都爱的不行,正纠结间, 被闻讯赶来的惜春抢去了鲜亮的枣红马,顿时不用费心了。
黛玉此前敬佩在心的那位驯马女也被找来, 宁珊定睛一看, 见这姑娘约有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不同于宫中女子肌肤的皎白无瑕,一身金棕色皮肤上隐隐能看到几抹泛白的疤痕,面容生的虽平常, 一双眼睛却冰冷濯然, 亮的似乎可以发光。黛玉和迎春从未见过这般英气勃勃的女子,忙着上下打量,心中百感交集。
驯马女落落大方的跪地请安,宁珊叫起问道:“你是何出身?为何精通骑术?”这个时代会骑马的女子就不多, 便是将门出身的小姐们,除了跟从家人随军的,在外野生大的,但凡在京娇养的, 多半都不曾见过马。
那驯马女脆生生道:“奴婢本是军户出身, 先父原是为禁军养马的, 因当年前朝悼帝造反,所用军马便是奴婢之父驯养,前太上皇秋后清算,将奴婢之父也打为逆谋之人,本要满门抄斩,幸而奴婢之父兢兢业业,有几位禁军中的将领看重他,便将他保了下来。只是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奴婢之父被宫刑加身,奴婢与母亲也随之没入掖庭当差。”听到这里宁珊就明白了,这驯马女的父亲被前太上皇迁怒,阖家做了宫奴,然而他毕竟术业有专攻,被掌御马监事的太监挑中,换了个地方仍就干老本行。他的女儿也跟着在上驷院干活,久而久之也学了一身出类拔萃的骑术。
迎春和黛玉从未听过这等事情,不由咋舌,满是同情的道:“皇兄,她们家可是冤枉的很了,人造反,跟骑的马有什么关系?养马的就更是倒霉了。”
驯马女轻笑一声,道:“陛下推翻前朝□□,已经是替奴婢阖家报了仇了。如今公主殿下和郡主娘娘瞧中了奴婢,让奴婢教习骑术,便是无上的荣幸了。”
黛玉好奇道:“你不想替你父亲平反?”
驯马女淡然道:“人都死了,光有个名又有什么用?”
迎春同情道:“你可还有旁的家人?你母亲还在么?可有兄弟?若是……不如让他们出宫……”
驯马女神情黯然:“奴婢母亲积劳成疾,入宫没几年便病逝了。至于家人……不敢欺瞒陛下,当日奴婢父亲知晓大祸临头,曾将襁褓中的幼弟托人带走,只是并不知道如今身在何处。”
宁珊干脆表示:“你只管好生教导公主、郡主马术,日后她们若要御马出行,你便跟随伺候。你那幼弟朕派人去找,只是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到。”
驯马女感激不尽,伏地磕头不止:“陛下大恩,无以为报。”
迎春叫她起来,召到近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驯马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奴婢之母也是军户出身,自幼最敬佩孝烈将军花木兰,便借用了木兰将军之闺名,给奴婢取名叫做辛夷。”
宁珊听得一头雾水:“朕以为你娘敬佩花木兰所以管你叫木兰呢,或者兰木、兰花、木花什么的也行,怎么又扯出辛夷来了?”
迎春、黛玉一起捂唇娇笑:“这原是借用了木兰将军的名字,换了顺序用作木兰花,那花的别称可不就是辛夷嘛。”
宁珊干咳一声:“你们聊,朕批奏折去了。”见鬼的花就好好当花呗,一朵花要起几个名字?神烦!!
迎春、黛玉的笑声送了宁珊一路,驯马女辛夷满目惊讶,她以为皇帝都是残暴无道的,尤其听说本朝太|祖乃是军中有名的“战神”,想必曾杀敌无数,凶狠暴戾之人,却不料这般年轻俊美不说,看上去脾气还很温和,公主、郡主两人当面笑他不懂花名竟然丝毫不曾动怒,还自己找了个借口给自己铺台阶。
回去批阅奏折的宁珊一头扎进朝务里直忙到月上中天,本来今日被迎春勾起了兴致也想去骑会马来着,却不料竟忙到这个时候。伸着懒腰走出乾清宫的宁珊不由叹了口气,过去跟祖母听戏的时候常常有堂会唱历朝历代的皇帝微服私访,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满大街走来走去,不是惩戒贪官就是教训负心汉的,多么惬意。便是前朝那两位,也能三不五时的大宴群臣,怎么轮到他上位了就忙成这样?照这么发展下去,他每年估计也只有过年圣寿和祭祖的时候才能松快一会儿了,可惜他是开国皇帝,根本没什么可祭的……
这么一盘算,今年的秋猕就十分有必要了。皇家围猎活动已有几百年了,而且也不仅限于秋季,四季都可以围猎,只是叫法不同。通常称春天打猎为搜,夏天打猎为苗,秋天打猎为狝,冬天打猎为狩。宁珊决定秋猕,却跟之前的皇帝仅仅为了狩猎娱乐不同,而是打着加强北方边防的目的。
北疆那里虽然被黎将军镇住了一阵子,却难保能一直安分下去,登基以后宁珊基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去亲征了,想亲自去吓唬蛮族也只能趁着围猎的时候,把地点定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一面将经营的官兵带到广阔草原上,既习骑射,又习劳苦,用以保持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可以趁着大阅兵的机会威慑蠢蠢欲动的蛮族,让他们见识到中原将士们的安不忘危、常备不懈,打消他们想钻空子、捡便宜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