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1 / 2)

周昉祯应道:“何止有效,堪称是有起死回生之能。”

起死回生什么的,郁容觉得肯定是夸张了,大概是正好对症了。

便问起了那位感染者的情况。

周昉祯细细地作了解答。

听罢,郁容若有所思:“看起来,急救回生丹对脱证效果奇佳,在回阳救逆上不如急救回阳汤。”

或者说,久病至奄奄一息之人,配合使用急救回生丹与急救回阳汤,或有一定的把握挽回性命。

周昉祯点头,复又说了句:“这件事一定得记入书里,急救回生丹真的太神奇了……”

郁容闻言疑惑:“周兄在著书?”他听到过好几次,这人说要将什么什么写到书中。

周昉祯矜持地颔首:“我意欲走医之一道,但……”他咳了声,略有尴尬,“对药物不通,如是行医,恐怕杀人不自知。”

郁容失笑。

周昉祯继续道:“素闻,医者以仁心立德,以良术立功,敦行著说、阐述学问是为立言。”

郁容觉得他说得挺好,便点了点头附和。

周昉祯神色庄严、表情肃穆:“‘三不朽’圣人亦难至,区区汲汲但求立行成德,立言为功。”

郁容眨了眨眼,想了想,总结一下这人的意思,就是,他医术不行,所以想写一本流芳百世的医学著作?

倒是……

很伟大的志向。

想想自己,每天写个五百字恨不得以头抢地,计划要写的“小论文”连影子都没有,郁容不由得对周昉祯心生一股敬意,同时被挑起了好奇心。

“周兄的书,不知可否借我一观?”

周昉祯迟疑了一下,说明:“尚未成书。”

“这样吗……”

周昉祯又道:“小郁大夫如想看,我可以去拿手稿。”

郁容不好意思:“不必麻烦……”

周昉祯插话:“不麻烦。”顿了顿,道,“我也是有私心,著写之时有些疑虑,想请教一下小郁大夫。”

突然意识到这位是纸上谈医的“医家”,他要写的是医学论著,郁容顿时生出一丝担心,也不跟对方客气了,点头应好——不知这人具体写的是什么类型的书,万一是教学类的……庸医杀人不自知,庸医写的书怕会教出更多庸医。

没多久这边忙完了,那头,周昉祯拿着他的书稿回来了。

尚未细看,单就那厚厚一大摞的稿纸,郁容便自愧不如,遂是几许新奇地翻阅起来……

一言难尽。

郁容的心情十分复杂,不提书稿内容,他以为写了这么多字、看着也特别有学问的周昉祯,文笔一定很好。

没想到,比自己还不如。

如果说他的文笔,按照系统评价最好的在丙中,周昉祯的怕只有丁下了。

周昉祯显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学问不佳,这才弃儒从医。”

郁容默了默,道:“听闻周家是累世大儒之家。”

周昉祯点头:“家父正是邹良学院山长。”

厉害了……

然而,山长的儿子,文笔居然差到一定程度,也是奇了。郁容还以为,古代读过书的人,大多比自己有文化呢!

周昉祯说着,大概有些不好意思:“我以前顽劣不爱读书,”摇头,“书到用时方很少。”

郁容叹了口气,继续翻开着周昉祯的书稿,许久,忍不住摇头。

有理想是好事……

他就说,明明有个金九针防御的伯父,这人写书怎么请自己“过目”。

周昉祯期待地看向青年大夫。

迎着那隐含炙热的目光,郁容硬着头皮,开口道:“书中关于医术的描写,有些地方是不是涉及神鬼了?”

周昉祯“咦”了一声:“我都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郁容直言:“那你遇到的肯定是骗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药是能包治百病。”

周昉祯叹了口气:“果然吗……我再改改吧?”

郁容微微笑,不再多嘴。其实,这个人的文笔虽然不好,故事写得还挺引人入胜的,如果不当成医学论著看的话。

如这般小插曲,倒是让忙碌到快窒息的人,偶尔放松了一把精神。

忙着忙着,六月过去,七月亦逝,转眼便至中秋。

第93章

时至秋分, 暑气渐消,终于过了温病最高发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