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章 不多,也就三五百(1 / 2)

锦医卫 猫跳 1803 字 18天前

秦林并不准备照抄原版的鲁密铳,毕竟这玩意儿还是比较落后的火绳枪,打仗时拖根燃烧的火绳,多不方便?过分细长的枪管,准确度不错,威力却显小,不能在远处洞穿重甲。

鲁密铳最优秀的地方还是它的枪管制造技术,效率比手工提高了三到五倍:这时候制造枪管几乎要占全枪工时和花费的七八成,原版鸟枪或者迅雷枪三尺长的枪管,须得一名熟练工匠工作整整一个月才造得出来;有了木制机床,三名工匠合作使用一台机床,两天半就能钻出一根长枪管,而且质量比过去的更好,打得准又不容易炸膛。

至于秦林随身携带的掣电枪,枪管只有一尺长,造起来就更容易,每台机床只需两个时辰就能钻出一根。

毕懋康和赵士桢大概算了算,采用新式技术生产枪管,全枪的价格将下降到过去的四成左右,每支迅雷枪大约七两银子,每支掣电枪则不到三两银子。

也就是说,迅雷枪的价格大约相当于比较精良的军用步弓,而掣电枪的价格甚至和普通猎弓差不多!这样一来,就为火枪彻底取代弓箭铺平了道路——要知道两百年前的朱棣时代,就是“神机铳居前、马队后列”打得北元满地找牙,之所以热兵器没能取代冷兵器,主要是造价太高,朝廷的财政难以承受。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技术的进步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毕懋康和李火旺完成了工作,一根刚刚钻好的枪管呈给了秦林。

乌油油的铁黑色分外凝练,沉甸甸的手感让人心底踏实,光洁的外表面和精确的内膛,虽然还不能和后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制成品相提并论,却已完全超越了手工制品,体现出金属加工的独特美感。

“文明战胜野蛮的利器……”秦林感叹着,将枪管在地上敲了敲,发出富有质感的撞击声。

他立刻下令将木制机床的工艺技术整理出来,抄送兵部尚书曾省吾、工部尚书李幼滋,从此戚继光的蓟镇边军将会以更低的价格、更短的时间武装起来。

强弓劲弩,骑射无敌?哈哈,在火枪火炮面前颤抖吧!

金樱姬嘟着樱桃小嘴儿把秦林掐了一把,附耳低语:“小冤家,奴奴那边……”

咳咳,注意影响啊,秦林脸色微红,幸好赵士桢、毕懋康都赶紧扭过头去看机床,假装没看见。

“这个铁匠铺只是暂时用一用,”秦林解释说:“机床、工匠都要南下回到南京,过几天你走的时候,就把他们稍上。”

京师这边的铁工铺,是为了完成与穆拉德的交易而临时置办的,找工部侍郎潘季驯借的匠户营暂时用用,真正生产还是回南京老厂。

造枪,需要好木炭和含硫量低的高品位铁矿,配火药,需要硫磺和硝石,子弹的弹头是铅做的、弹壳是桑皮纸,其中铅和硫磺都以南洋出产最多,南方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木炭也比北方更易获取,桑皮纸则以江西出产的价廉物美。

所以将兵工厂设在南京,利用海运和长江水运,能够方便的取得各种原料。

另一方面,在京师大造军火,容易给人留下口实,兵工厂设在南京,有魏国公徐邦瑞照应着,那就放心得多。

金樱姬有大船,让她把机床和技术人员捎回南京,方便得很。到了南京只需把技术人员和一台机床卸下去,另一台机床和三名土耳其奴隶技师,直接随船去台湾基隆,指导五峰海商母港的铁匠们改善工艺。

秦林将自己的安排说出,金宣慰使大人顿时喜笑颜开,眼波流转的撇了撇他,哼,小冤家总算有点儿良心。

说完安排,秦林就笑眯眯的瞧着赵士桢,去南京的话老赵就不能再做鸿胪寺主簿了,对这位书香门第的文官来说,无异于人生中极为重要的抉择。

赵士桢早就想了这个问题,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怔了怔,终于将牙一咬:“罢罢罢,既然秦将军抬爱,下官还犹豫什么?鸿胪寺主簿这九品芝麻官,赵某不做了!”

说完,赵士桢很有脾气的脱下乌纱帽,一把掼在打铁的炉子里,转眼一阵青烟袅袅,烧成了飞灰。

想想也是,就算青黛的父亲李建中以举人身份出仕,都还被三甲进士们瞧不上眼,赵士桢虽然出身书香门第却科场不利,连个举人都不是,凭书法好弄到的官儿,谁看得起他?

试想惯做老好人的张公鱼都给他脸色看,平时别的正途官员对他是个什么态度,那也就不必再提了,这鸿胪寺主簿的九品小官儿,做着还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跟着秦林,好歹还有点指望呢。

瞧着乌纱帽被烧尽,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赵士桢不无唏嘘,这一下子他就和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彻底告别啦!

“哈哈哈,好、烧得好!这仰人鼻息的九品小官,做起来真个没味道!”秦林突然仰天大笑,惹得赵士桢面红耳赤,突然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话锋一转:“既然赵先生烧了文官的乌纱帽,本官少不得再送你一顶,只不过这顶就是没翅膀的了!”

文官戴有翅膀的乌纱帽,无翅乌纱当然是锦衣卫官校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