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乡视察(2 / 2)

误入官场 可大可小 1624 字 21天前

跟着朱代东用十天时间,马不停蹄的把全县二十个乡镇全部跑完,黄彬很辛苦,回到县城的时候,满身的疲惫不堪。但他的精神却很好,充实、饱满、兴奋还有激动。这次陪朱书记下乡,他收获颇丰,十天的时间,比他在机关里工作一年的收获还要大。去年他刚分配来县委办的时候,雄心勃勃,自己是本科毕业,在学校的时候就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被同学们称为才子。

自己去县委办写材料,那还不是自己的特长?到了单位上,凭着自己的本事,还不一年升副科,两年正科?但现实是残酷无情的,现在到芙蓉县已经有快一年了,才子的名声倒是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戏弄、嘲讽的意味居多。在机关,能做事不算本事,会做事才会受领导赏识。

正因为如此,他在综合科虽然一人干着三人的活,并不没有受到领导的青睐,甚至要不是他的材料写的尚可,恐怕早就被踢出了综合科,派到下面的乡镇去蹲点。而且干了事,成绩还不能算自己的,是同志们一起努力的结果,很多时候,这只能算是科长、副科长的成绩,与他这个实际操作人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让他明白了一个关系定律: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他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吃苦饭的人,而现在,算不算苦尽甘来?

他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谨慎小心,万里长征自己才走出了第一步,千万不能像刚开始参加工作那会,好不容易派他跟着领导下去检查工作,结果在吃饭的时候,对方上了盘野鸡,他脱口而出,说野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领导带他下去检查过工作。

而这次他跟着朱代东把全县二十个乡镇全部跑遍,黄彬时刻提醒自己,只带眼睛和耳朵,多看看听少说,自己的嘴巴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吃饭。同时也虚心向朱代东的司机张锁亮请教,此人是朱朱书记从雨花县带过来的,能如此赢得朱书记的信用,肯定就有过人之处。

在张锁亮那里,黄彬学到,或者说是领悟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沉默。张锁亮话不多,你说的多了,他就嗯嗯应你几句,二十几岁的人,倒像个八十岁的老头子,一开始黄彬真怀疑他的耳朵有问题。但后来他明白了,张锁亮这已经教给了他最好的一招,凡事多听多看,少说。特别是关于领导的问题,更是只能看在眼里,不能说出口外。

黄彬就在那天晚上给自己定下了个死规矩:会内事不要会外讲,酝酿事不要提前讲,上面的事不要下去讲,未公开的事不要到处讲!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坚持住这条原则,这个秘书就算成功了一半,苏岳不是也特别交待他,嘴要严么?

黄彬正在以一种看得见的速度,融入到朱代东的工作圈子,而与张锁亮交好,向他学习所长,并且深刻理解,这是黄彬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县委书记下去视察工作,在全县来说都是件大事,下面乡镇的领导更是小心翼翼的迎接,朱代东刚来,他们还没摸透县委书记的性子,要是说错一句话,办错一件事,从而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罪该万死了。

按照由近至远的原则,朱代东第一个去的是与县城交界的洪蓝乡。上午听取乡里领导的工作汇报,朱代东又要求去下面的村子看看,一个较好的村子,一个处于平均水平的村子。之所以没要求去最穷困最落后的村子,朱代东这是给乡里留些面子,县委书记第一次下来视察工作,就要看最差的地方,这不是给下面的人添堵么?

朱代东这次下乡,轻车简从,只有一辆车,除了司机和秘书,没有任何人陪同,宣传部长楚朝辉提出,要让县电视台的人跟着,但朱代东没有同意。现在还不到宣传他的时候,自己刚来,要把芙蓉县的情况摸清摸透,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上,少犯错误,抓好工作。

在要离开的时候,洪蓝乡的领导送了点“心意”,一行人个个有份。桑塔纳的尾厢被装得满满的,米、面、油、烟、酒,还有一些当地的特地,洪蓝乡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尾厢装满为原则。而且每人还派了个大大的红包,黄彬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那个信封在他眼中有如洪水猛兽,下意识的就要严词拒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