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 2)

旺夫命 南岛樱桃 1875 字 17天前

卫家那些事俨然成了皇城根下最热门话题, 别说普通百姓, 就连官宦人家都在议论。纳闷一家兄弟差距如此之大是一方面, 也有在官场上同卫成打过交道的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两兄弟兴许的确人蠢不自知, 不光办了傻事, 还招惹了他惹不起的人。

想想看, 要不是主家授意, 做奴才的敢出去乱说?

只要想到这里,事情就简单了。

卫成对他两个哥哥的忍耐明显到极致了,他是故意把事情捅穿让人人都知道, 都可怜他,同情他。以后两兄弟再要生事,没人会帮, 老百姓已经站了队, 都在替卫成不值。

难怪同届那么多进士他出身最差偏让他爬上去了。

这人够聪明也够狠,该他发达。

京中还在议论卫家兄弟, 针对举人家霸占百姓田地一事朝廷有了说法。

大臣们几番商议, 最后还是那套办法, 跟着京中就张了榜, 告示陆续发往全国。朝廷给了民间一年时间, 让他们解决土地纠纷,责令衙门调查清楚, 挂到举人名下避税的土地全要在一年内归还农户,要是存着侥幸心里以后再起纠纷, 字据全不作数, 朝廷只承认契书。

告示好大一页,要紧就是这段,听官差通读过一遍之后,来申冤的先松了口气。

他们的田地能要回来了。

悬着的心放下来之后,就有人想到以后都不能挂田?习惯了占便宜之后,要让他把好处给吐出来,心里能不难受?好在一起上京的人之中有人嘀咕说:“反正我是再也不敢了,这回就是天大的教训。”

“这么说也是。”几人这才开心一些,他们又问那霸占田地的不受处罚?

官差说核实之后若确有其事会惩罚他,又说朝廷会下文书去他们当地,责令地方官严肃处理,让他们回去,别在京城滞留。

得了这话,一行人跪下谢了恩,跟着就准备出京了。

走之前他们去了趟通政司,说先前误会了卫大人,来给他赔不是,谢他为民请命。

卫成看着他们走的,待他们走了之后又招来衙差问过,问外面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闹起来了?

外面啊……

是有人闹,每当有人闹事,就有其他人告诉他“你要是信得过举人家,也可以不要回来,继续挂着,以后人家不还你田别上衙门哭诉就行”。虽然说心疼,至少九成九的还是准备把自家的田地要回来,只怕万一举人真要赖账,那就鸡飞蛋打啥都没了。

其实不光卫成,朝中上下都在等后续反应,等来的说法却让人啼笑皆非。

民间都觉得是出了事情之后朝廷气恼之下为绝后患一刀切了,这也骂不着朝廷,他们骂谁?骂那些德行不好霸占人家田地的举人。好些举人家本来靠挂田收点好处,现在好处没了正心疼呢,又听见这话,差点背过气去。

忘恩负义!真是忘恩负义!

陪好话求着帮忙挂田的是他们!现在朝廷不让挂了,还要举人背骂名?

还别说,举人真就背了骂名。

老百姓总不能骂自己又贪又蠢,也没几个人有胆量咒骂朝廷,就只能拿翻脸不认字条的举人家出气。被普通人骂也就算了,还让有头有脸的大官老爷瞧不起,举人们才是真的窝火。这么一来他们也悟出个道理来,不是什么忙都能帮,你冒着风险为亲友谋好处,也没换来一句好,还要受这窝囊气。这种忙,以后再不能帮了。

这次的案子让一些人吃了教训,朝廷没白折腾。

京城这边农户已经排着队去找举人要地了,各地要慢一些,比如卫成老家那头,哪怕朝廷派了快马赶去,到省城也是六七日后,官差带了一份告示的范本过去,让誊抄之后发到各府各县。

地方虽然惊骇于朝廷这番决定,也不敢耽搁,当日就誊抄完毕,同样加派快马送出去。

两日后,松阳县衙接到告示,县令先使人誊录一份宣读张贴出去,又安排人加班加点誊抄了一摞,送去本县下属的镇上。这下好了,短短几日内,全县百姓都听说了,听说京城那头发了案子,有举人霸占农户田地,农户闹到皇上跟前,皇上没那心思一家家给你断案,直接下令一刀切了。朝廷不允许挂田,让农户立刻将自家田地要回,以后字据再不好使,田契上写谁的名,那田就是谁的。

……

后山村这些年只考出卫成一个,卫成又不配合,村子里几乎没有找举人挂田的。按说这规矩出来影响不到他们,不过想起卫成当初义正辞严拒绝,还说挂田有害,以后没准会生事端。

他这话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