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1 / 2)

少年医仙 逐没 3671 字 22天前

“实不相瞒,我是感应到了老先生的浩然正气迸发。”秦朗说道,“只是,先生的浩然正气应该不会轻易迸发,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不平之事?”

浩然正气轻易不会迸发,那是因为儒者养气就是修行,如果轻易就将这浩然正气释放出来了,那自己还如何修行?

蔡衍再叹息一声,方才将一份报纸放在了秦朗面前,说是报纸,实际上却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到的,因为这是一些特殊机构发行的报纸,所以上面的新闻都是相当地接近事实,绝对不是那些捕风捉影地八卦消息。

而这一份报纸上面,却是关于“论取缔中医和儒学的必要性”,这个标题可是相当吓人了,但关键是这个新闻居然还能出现在报纸的明显位置上,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也难怪蔡衍会如此生气,这分明是有人想要动了儒教的根基啊。

关于取缔中医的新闻,秦朗早就听说一些,但是关于取缔儒学的新闻,却还似乎头一次看到,自然是用了一点心。

这文章的标题虽然狂妄,但是文章内容并不空洞,显然发文的人也是有些水平的,此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人类进化学等多门学科来阐述中药和儒学是阻碍国家生产力进步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华夏应该坚定不移地学习西方,摒弃历史遗留下来的糟粕,从而踏上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道。

作者署名,是某某博士,也是国内的一位教育专家,并且还是国务.院某部门的重要人物。

难怪蔡衍如此愤怒了,可见这一份报纸肯定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

然而,秦朗也不得不承认,儒教和儒学现在的确是发展到了很尴尬地地步了,因为以前的儒教,讲究的是精英式教育,在历朝历代,能够成为学子、士子的人,必然都算是社会精英,所以儒教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但是如今不同了,现在是全民式地教育,无所谓精英不精英了,儒学虽然也有一些市场,但是却受到了来自西方的“西学”全面冲击,早就不是“儒学独尊”的时代了。

至于取消儒学,秦朗认为这当然是有毛病的想法,发这个文章的人,动机本来就不纯正,透过文章,秦朗都可以感觉到这里面充满了阴谋诡计的味道,充满了黑暗——

“咦,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秦朗不禁为自己生出这样的想法而奇怪。看来进过了儒教的书库之后,秦朗果然是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眼下就是其中之一:他发现自己好像很善于阅读和鉴别文章了。

这可能是受到了儒教书库中那些圣人华章的影响,能够进入书库的,必然都是文章之瑰宝、文化之奇葩,秦朗将这些东西“复印”到自己的脑子当中后,自然而然地就对一些无营养、满纸阴谋、糟粕的文章特别敏感了。这就如同银行中的点钞员,每天都接触的是真钞,忽然间摸到一张伪钞,立即就能感应到这伪钞的诸多伪劣之处,哪怕别人都认为这伪钞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总之,看了这文章,秦朗立即就感应到这文章不仅假大空,而且论据也非常牵强,用外国的文学和科学来阐述“汉学”的诸多不妥,这本身就很牵强了,所以看似旁征博引,但实际上却是牵强附会。

“只不过是一篇破文章而已,应该影响不到什么。”秦朗平静地说。

“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但后来却不这么认为了。”蔡衍摇了摇头,“能够看到这一份报纸的人,都是一些上层人士,如果他们长期受到这样的文章影响,难免不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来。我以前总认为,儒学是华夏的基石,其它杂学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是后来我才意识到情况跟我想的截然不同,华夏的儒学已经逐渐地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如今更是日薄西山了。”

“您老是否太悲观了?”秦朗用带着安慰的语气问道。

“这不是悲观,而是冷眼旁观。其实何止是儒学,还有医学、建筑学等等,甚至连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等,如今华夏的人基本上都是全盘西化了。西学并非不好,而且西学也推动了华夏的经济进步,然而我们学西学,是为了借住西学来让华夏文明更加璀璨,而绝对不是让华夏文明被同化成西方文明。如今的情况,似乎已经开始本末倒置了。”蔡衍的年纪虽然不小了,但是这眼界却非同一般,可一点没有老眼昏花呢。

蔡衍给秦朗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以小见大,让秦朗也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隐隐感觉到这些现象后面可能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

“如今的情况,老夫观之,这是东西文明的碰撞,也是一次文化的入侵。”蔡衍老头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关键所在。

第1424章 一场失败的战争

秦朗身体不禁一颤,“文化入侵”这四个字,让他心头一惊,甚至背上微微冒出了一些冷汗。蔡衍是一个智者,这是无庸质疑的事情,这也意味着他可能看到了一些普通人乃至上位置都不一定能看到的东西。

如今随着时代地变迁,文明之间的碰撞已经不像以前了,在以往文明之间的碰撞,都是伴着刀光剑影和无数杀戮的,但是如今战争不再是主题旋律了,因为战争的掠夺虽然非常直接,但是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因此如今文明与文明,国家和国家的碰撞,都体现在经济和文化的入侵和妥协上面。

这些层面地碰撞和入侵实在太复杂了,但秦朗知道蔡衍所说的绝对是真的,因为蔡衍不过寥寥几句,就点出了当今社会的问题,蔡衍随意说出了“食用油”、“牛奶”、“石油”等词语,这些词语就代表了华夏已经丧失了这些行业的定价权,明明这些东西都在国内销售,但是定价的却是别人。

看来蔡衍根本就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这老头子可能是很少离开这里,然而对国家和社会的情况却依然十分理解,而且看得比很多人还透彻。这些年国家的确是经济飞速发展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牺牲了很多宝贵的资源,牺甚至是以环境和人命为代价。然而即便是经济到了如今这地步,我们也处处受制于人,单单是国外那些金融寡头,每年就可以从华夏的上市公司分得巨额的红利,这些甚至包括了我们的国有企业,比如几个大型银行上市的时候,国外资金得到的好处简直难以想象。

经济只是一方面,真正恐怖的是文明和文化的入侵。

这才是最可怕的!

正如蔡衍所说,我们的衣食住行似乎都在被全盘地西化,甚至连教育都是如此,曾经有一段时间,学外语被提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学外语竟然比学汉语的时间还多!以至于学生家长们甚至还要花费高额的学费让学生从小去学外语。

这其实是很可笑的事情。

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一个文明的基石,是一种文化的基础。而作为一个华夏人,在学别的语言上面耗费的时间竟然比本土语言多,这还谈什么继承本土文化,继承千百年的文明呢?

而更怕的是,在学习别的文明时,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自己文明中最宝贵的东西,认为这些东西是附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

“我们的人,丢掉了‘谦让’、‘仁慈’、‘友爱’等等,甚至我们华夏民族最基本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给丢掉了,我们的很多人,已经变得唯利是图。一个唯利是图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看看餐桌上的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可以让人放心地食用。这便是文化入侵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现在有几个人还会去诵读华夏的那些圣人文章,都忙着去看洋人打打杀杀、拯救地球和宇宙的漫画电视去了,当真是悲哀啊!而最悲哀的莫过于,我们很难学到人家文明的精髓,却见一些糟粕给引了进来。”蔡衍说完,又是一声长叹。

原本,蔡衍也不是这样多愁善感的人,或者是因为秦朗也算是半个儒教门徒的缘故,所以多了一些感叹吧。

蔡衍的话有些“发牢骚”,但秦朗知道这些不是牢骚,而都是大实话。

我们口口声声地说是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东西,结果先进的东西和精神我们没有学到,却学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外国佬都不屑于做的东西,却被我们搞得津津有味。

反之,我们丢弃的“糟粕”,却被别人一一地拾起了,反而当作是自身民族的精华,比如倭国从华夏“偷”走的文字,谁知道倭国文字绝大部分都是华夏汉子演变的。又比如倭国人津津乐道的茶道,还有南韩国吃得津津有味地泡菜,还有璀璨世界的“华夏瓷器”,这些东西原本都是属于我们的文化精华,却一点一点地被别人掏空了。甚至,南韩国竟然号称儒教圣人孔老夫子都是他们南韩人,还准备搞什么申遗,这是准备将儒学都一锅端走了。

可见,在文明和文明地碰撞中,在这一场文化战当中,我们成为了失败者,这一点无庸质疑。

文化的战争,原本是应该互相有损伤、互相有“交流”,但是众人看到的只是外国大片不断地输入国内,外国书籍不断地狂轰乱炸,还有一些外国的所谓“文艺片”四处横飞,而我们的电、我们的文化却还止步国内。很多人还自欺欺人的说是因为本国的电影制作水平有限,那可真是笑话了,连印度“宝莱坞”都可以搞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个傻瓜》之类的卖座片子,而我们却做不到,偶有个别能够算是名导的人,人家却身在米国。

输了便是输了,在这一场经济和文化碰撞的战斗中,我们就是输家,这是无庸质疑的事情。

然而,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华夏虽然输了,却依然还有希望。

正如秦朗在华南联大中感受到的浩然正气一样,在华夏的大部分小学、中学和大学之中,依然还有浩然正气存在,这就说明华夏读书人的精魄还在,也就说明儒学和国学的根基还在。

一时失利,不代表满盘皆输,华夏文化和文明终究还是有崛起的机会。

不过,其中的阻力却是很大,不仅仅是来自外国文化的阻力,还有来自国内一些所谓“精英人士”的阻止,这些人虽然披着华夏人皮,却称米国为“美爹”,鼓吹米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似乎是米国的汉堡都比满汉全席更好。

蔡衍老头的牢骚发完了,接下来就是做实事了。

原本蔡衍是没有办法干涉儒教的气运运行,只能静待儒教门徒的再度崛起,因为只要种子和根基还在,儒学自然就有崛起和昌盛的一天,虽然数十年前儒学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国破山河在,青山依旧,总有一天还能看到希望。如今,秦朗出现了,他虽然不是儒教门徒,但是却给儒教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希望便被蔡衍仅仅地拽在手中。

“蔡恒!你进来!”这时候,蔡衍向自家儿子吩咐道。

第1425章 儒教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