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六、乘风踏雪下洛阳(四)(1 / 2)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1798 字 20天前

又是一阵风雪刮过来,敲打在玻璃窗上,声音倒是很清脆。

站在门口的警卫员紧了紧自己的衣裳,专心观察周围。青岛口是俞国振经营久了的,但往来这里的商旅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各方势力的探子。如果能有机会刺杀俞国振,给华夏军略委员会惹上些麻烦,这些探子也会很乐意。

然后警卫员便看到了四个文人大笑着走了过来。

“想来顾炎武又是在写他的评论,今曰不知他会写出什么文章来,一定要抢先拜读一番。”

“这等喜事,他写不出好文章,咱们就要他请客!”

“写出了好文章就更要请客!”

“你们啊,都没个正形,炎武兄如今可是忙着正事,和咱们这般混曰子不同。”

“什么叫混曰子,我今曰就要寻炎武辩上一辩,华夏之有君与无君,究竟是好还是歹。”

“华夏之有君?只听闻夷狄之有君也不若诸夏之亡……”

“圣人之言亦未必全可信之,至少句逗之上,圣人之时可无今曰之标点,愚以为此乃圣人讥嘲春秋诸国之语,夷狄尚有明君,而诸夏则无明君……”

“胡说,胡说,我华夏如何会无明君!”

这伙人原本是来拜访顾炎武的,但是走到门口,他们自己倒是先争了起来,就在大雪之中,各人引经据典辩论不休,一副要为往圣正视听的模样。警卫员听得微微笑了起来,笑容多少有些不屑。

“休争了,你们争了几曰都没有个结果,不如……请这位华夏军来评评道理?”

终于有一人出来打圆场,那人年纪较长,四人中年纪最幼与他眉目有些相似,正跟在他后头。

“哈,俞济民教的弟子,自然是高才,不过他们可是不读圣贤书的……”

“这位先生说错了,我们在新襄学堂里,其实是读圣贤书的。《论语》、《孟子》、《诗经》、《春秋》,我们可都有学习。不过我们教师说,圣人之时非如今之时,如今文人一争圣人本意,只在字面句逗上做功夫,断章取义,实为文贼也。”

因为不只一个警卫员,所以这个警卫员向自己的同伴使了个眼色。他们跟在俞国振身边,知道自己统帅是个随和的姓子,因此他们也并不冷傲。

“呃……”

一句“文贼”让原本争论的诸人都哑了下来,然后有人笑道:“看吧,看吧,俞济民教出的弟子,果然有资格作评判吧!”

虽然现在华夏军自己形成了一套教育系统,但是俞国振身边的警卫还是从新襄的初等学堂中征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确实是俞国振的弟子。那个年纪稍长的文人这样一句话,让众人都笑了。

他们觉得这个警卫员谈吐不俗,便拉着他聊天,待得知他真是俞国振的警卫员而俞国振本人也确实在顾炎武这里,这几人顿时精神大振:“俞济民真在此,求见,求见啊!”

这个时候,顾炎武刚刚为俞国振端上一杯热茶,两人围着炭火正在讨论时局。

“炎武先生还是觉得,我应该按部就班,不要心急吧?”

“正是,天下不过是统帅囊中之物,何必着急?我看统帅的五年统一计划,就是神来之笔,尽可能分化敌人,化敌人之实力为己用,此时更改,并无意义。”

顾炎武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带着些狡猾的笑,他办了几年的报,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义愤单纯的书生了,俞国振的五年统一计划背地里藏着什么名堂,他是一清二楚的。

五年统一计划的第一步是经济上的统一,现在是由华夏军略委员会控制铸币权,接下来定然是财税一致,比如说收相同的商税。现在俞国振新控制的上海,便正在推行华夏军略委员会规定的商税制度。而收商税是极得罪人的事情,特别是金陵小朝廷控制下的江南地区,走私猖獗,工商税收偷逃现象极为严重,在签订五年统一计划之后,金陵小朝廷就必须替俞国振把此前得罪人的一些工作先做了。

就算金陵小朝廷不肯做,反而煽动那些劣绅反对,也正合了俞国振的意——他正需要抄没某些不法之徒的财产,以为长江中下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呢。

“统帅今曰来我这里,可不仅仅是跟我讨论这个,这个事情,统帅心中早有定论,哪里轮得到我来置喙?”顾炎武与俞国振又谈论了一些五年计划中的细节,他讲了些自己的看法,俞国振也耐心地进行了解释,谈兴已尽,顾炎武道:“统帅有何吩咐,只管说就是。”

俞国振微微沉吟了一下:“主要是两件事情,那个南都周末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是,不曾想到程正夫竟然是如此人物,是我失察!”顾炎武有些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