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2)

葬明 寒风拂剑 5919 字 1个月前

另外就是撤销原来大明设置的都察院,设置一个监察院,这个监察院除了还具备原来都察院的职责之外,下面再加设一个审计院,专司负责审计地方官员对于地方财政支出的事情,另外在监察院下面设置一个廉政公署,在各地抽调一批年轻有为而且精明强干的人员进入廉政公署之中,专司负责查访各地官吏的违规行为,而且监察院不隶属于六部,先直接归属他一人掌管,当然肖天健不会在监察院基础上再弄出一个类似大明东厂西厂的变态特务机关,即便是监察院也要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来进行,而不能私设公堂对官吏进行治罪。

如此一来,有了这么一个独立于地方官吏系统的监察院之后,地方官吏就不得不小心一点了,想要再胡作非为,就很有必要考虑一下,在他们头上悬着的这把监察院的利剑了,很大程度上会遏制地方官吏腐败的事情。

至于户部下面,除了负责原来的事情之外,单独列出一个中华银行,来负责全国的货币发行之事,国家储备的金银,全部进入中华银行,户部收取的财政收入,也都在中华银行开户进行统一管理,然后统一通过中华银行划拨到地方去,地方也可以通过中华银行将地方收取的财政交给上面,其实就是通过中华银行,来对财政进行管理,省的乱七八糟的胡搞,既耗费时间也耗费人力,中间环节还容易造成亏空,什么火耗之类的事情,就都可以避免了,老百姓也可以受惠。

对于这件事,诸臣也都没有可说的,毕竟中华银行这个时候已经在范雨桐的控制之下已经逐步的在组建起来,眼下诸府之中已经都逐步的在设立这样的银行,而且确实也便捷许多,货币的发行交给他们做,是理所当然的,这么做好处很多,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至于工部方面,名称予以保留,但是工部下面对于暂时先将工业、农业、商业、水利、交通、船舶五个部分以署的名义分设出来,各司一职先管理起各方面的事情。

工业署主管全国的工业以及武器的制造,和军队的总后勤部相结合,来负责给军队提供装备,同时负责管理今后全国的工矿业。

农业署则负责屯田和林业方面的事务,很主要的一件工作就是要想办法,招募一批人,在全国各地进行粮食的选种,从现有的种植资源之中,选取高产的作物专门培育、扩繁、推广之事,逐步的改变以前那种小农之间自行留种进行播种,如此一来,今后一旦全面推广良种的话,各地的粮食的亩产量便会大幅度的提升,这方面肖天健可是直到,后世二十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优良的种子,使得小麦的亩产量达到了千斤以上,稻谷的产量也突破了一千五百斤,如此一来,可以利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中国人的发展速度太快,所以粮食方面就要给予极大的重视。

要知道老百姓只要有饭吃,很少会有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抄家伙造反的,所以重视农业,其实是国之根本,为中华以后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昨晚突然断网,到现在也没有恢复,于是更新晚了一些,还是跑到网吧更新的,一会儿就去找联通公司去!今日鸣谢白云过隙、花开不伟、不喝西北风、海边蓝烟极为弟兄的打赏!)

第二百二十六章班底2

至于商业,历史上商人在中国地位都不高,即便是他们有钱也不行,商业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各种制约,大明的经济发展甚至还赶不上两宋时期,所以肖天健认为,很有必要将商人的地位提升起来,重视对于工商业的开发,毕竟工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商业,今后许多人其实可以脱离土地的约束,进入到工商业之中,今后为国家提供有力的税务财政,尽量减轻对农民的负担。

对于这一点上,诸臣反应很大,觉得肖天健这么做,太过给那些商贾们长脸了,按照三六九等划分,都是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特别是在大明,商人更是有钱但是却没有地位,现在专门成立商业署,是不是太抬举他们了?

而且诸臣也看到肖天健的老丈人是个大商贾出身,还以为肖天健这是为了讨好他老丈人才这么抬举商贾呢,于是顿时纷纷提出意见,表示不支持这件事。

肖天健冷下脸对诸臣说道:“尔等难道以为我肖某单单只是为了我岳父才这么做吗?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富裕与否,关键并不是看你产出多少粮食,最终还是要看商业的流通,你们所用之物,低头看看,哪个不是经过商人之手?没有他们的话,家家户户以后难不成还回去自耕自织?

我要设置商业署,并非就是要抬举商贾,而是要鼓励经商,今后从商业和工业之中收取税金,来减轻农民的负担,有朝一日的话,如果工商业发达到足够支撑国家财政的话,那么我就取消天下农民百姓的税赋,让天下的农民都过上好日子!

以后咱们中国的商品,要卖到天下各地区,包括海外的那些蛮夷们,都要用上咱们中国所产之物,让咱们汉人来赚取天下的钱,到时候可收的税赋之高,恐怕不是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没有商贾来做这件事,难不成还学大明,将所有沉重的税赋徭役都压在普普通通的农民百姓身上吗?那样的话迟早我们国家,还会出现这样的大乱!什么时候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你们不理解我这么做,我可以不怪你们,但是你们要知道,这件事是利国利民之事,当然,经商者不许从政,从政者不许经商,这一条要给我记住,省的官商勾结垄断市场,横行于世!这一点今后不会变,省的跟现在的官员一样,暗中经商,捞的各个盆满钵满,却一毛不拔不给国家缴纳税赋,只要监察院发现有当官的暗中经商,那就给我滚蛋,去经商好了,总之当官的不许经商,经商的不许当官,以后即便是我的儿女们,也照样按这条规矩来!这件事就这么定,鼓励经商,但是要管起来他们比放任他们更好!”

诸臣一听,得!这件事只能这么办了,想想也是,把商业管起来,总比放任他们随便胡搞要强,国家还可以收取大批的税金,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兵部方面,肖天健的意见很明确,武不干政,文不主兵,兵部就是负责天下兵马的管理调动,主要负责的是对外的战争,不许干涉政务,当然文官系统也不能干涉军队,军人就是军人,单纯一点更好,他们服从的是国家最高的控制者,也就是肖天健,最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当然为了防止军将坐大,尾大不掉,肖天健其实早就在安排这种事,刑天军诸军只能从后勤部领取粮秣,战事情况特殊才能依靠缴获之类的来满足需要,平时是不许在驻地征粮征饷,后勤部的粮饷又要从户部支取,军官的选调也不是军将可以做主的,一般人想要在刑天军系统之中,培养出一支效忠于他们私人的军队,那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兵部交给军人去负责管理,也不怕出什么乱子,这一点最终也得到了诸臣的支持,这些部门不给眼下军将们留一个也说不过去。

礼部方面肖天健认为可以尽可能的压缩,今后主要负责外事方面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以后的外交部,一方面负责和外国交往,一方面要负责起来对外的情报搜集,至于皇室的排场问题,就可以能省则省。

肖天健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现在虽然要立国,但是国家经过这些年的动乱和天灾人祸之后,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排场的事情能免则免,今后省下钱尽可能的用于民事方面的事情,多给老百姓办点实事。

于是礼部便成了六部之中最小的一个部,同时也属于最不重要的一个部,诸臣最终也都答应了下来。

最后只剩下了吏部,至于吏部,肖天健也没有过多的提出太多的意见,但是却提出来对官员的选拔今后不见得就一定要通过科考来进行,当官要有文化是必然的,但是只读四书五经会做八股文,是绝对不成的,学以致用,用人就要有所专才行,让懂行的去管事,比不懂行的要强太多,这方面就是以后选官的标准,另外就是要设置推行更加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能上就能下,合格的官员可以舒舒服服的当官,但是不合格的庸才考核不通过,就直接贬回家种田去,省的祸国殃民。

这些繁杂的事情商量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把肖天健和一帮准备的诸臣累的是晕头转向,肖天健更是不得不暂时将军事上的事情委托给了李信负责,令其以总参谋部的名义暂时调派兵马,在拿下镇江府、扬州府、松江府、苏州府之后,转而便开始朝南对浙江用兵,同时抽调罗汝才和李栓柱的兵马回湖广坐镇,精力放在荆州一带,为下一步入四川做准备,

之所以让罗汝才和李栓柱回师湖广,做兵发四川的准备,主要原因是近期在肖天健展开对南直隶的攻伐之后,陕西方面也传来消息,说时下盘踞在汉中的李自成近期发展速度也很快,麾下再次聚起近十万人马,一方面在朝北,对西安府、凤翔府用兵,现已经拿下了凤翔府,并在围攻西安府,试图将陕西省府西安给拿下,时下陕西巡抚汪乔年手中可用的兵将数量很是有限,各边也已调不来兵力了,而他手中时下仅剩下了左光先、李国奇、高杰这几员大将为了保住西安,他已经将时下手头可以用的官军都集中在了西安府一带,很显然要和李自成在西安决一死战。

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正在陕北一带活动的王承平了,王承平这段时间在阎重喜的支持下,迅速的控制住了榆林卫一带,并且将兵力推进到了延安府周边,蚕食掉了陕北大片区域,连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县一带,也落在了王承平的控制之中,王承平在陕北一带力量发展也很迅速,麾下招募起了近三万人马,其中单是精悍的骑兵就有近万人之多,下一步仅剩下了攻下延安府,继续朝着庆阳府和平凉府一带进兵了,所以李自成想要控制住整个陕西,现在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李自成虽然有心拿下西安府,但是也不得不考虑刑天军这个庞然大物今后对他的威胁,近期情报部门的内线却传来消息,说李自成打西安很可能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集兵攻打西安,一方面却在汉中集结物资,做好了一旦攻不下西安,便率部攻入四川,将四川作为他今后盘踞的基础。

如此一来,肖天健便不能坐视不管了,四川一旦要是让李自成现行夺占的话,那么今后待他和李自成摊牌的时候,无疑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四川多是大山,一旦李自成在这里站稳脚跟的话,今后想要将他再拔掉,那就不太容易了,所以肖天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趁着眼下南直隶之战大局底定,于是便将罗汝才和李栓柱所部抽调出来,返回湖广做入川的准备,相对于李自成从汉中入川,刑天军这边如果从荆州逆江而上的话,入川显然会更方便一些,肖天健打算抢在李自成入川之前,便先行入川,最起码也不能讲四川整个让给李自成。

李信接令之后,便调动兵马,先调石冉到扬州府坐镇,留部分新编降兵归入其麾下,让其一边对这些新编降兵进行整训,一边防范官军从淮安府一带南下,其余的主力人马一部分交给罗汝才和李栓柱二人通带,返回湖广,另一部分则由罗立和刘耀本率领从苏州府开始朝着杭州府进军,开始发动对浙江的攻势。

接下来的战事肖天健其实不用太操心了,南京会战之中,官军损失惨重,而且对于各地官府以及官军的打击都很大,浙江本来就没有多少官军,而且浙江兵在万历戚家军之后,便再无名将雄兵可言,承平已久的浙江,面对着罗立和刘耀本这两把肖天健手中的利刃的时候,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别看韩、光美率领残部跑到了杭州,但是以韩、光美这个脓包的本事,想要守住杭州,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中国

本来参谋部也有人认为,拿下南直隶诸府之后,刑天军应该集结兵力兵发江西南昌,毕竟方国安麾下还有相当的兵力,坐镇在南昌府一带,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到九江府,向西则可以比较容易威胁到武昌府,所以又参谋认为先解决掉方国安这路人马之后,先占江西,再谋浙江。

但是肖天健和李信都认为,方国安虽然手头有点实力,但是这个时候江西也仅剩下他这么一支可战之兵,刑天军不去找方国安的麻烦,方国安肯定也不敢轻易离开南昌府找刑天军的麻烦,而浙江繁华,打下浙江的话,南直隶便基本上底定,到那个时候回师攻打南昌府也不算迟。

而且南昌府的细作也传回消息,说刑天军在拿下南京之后,南昌府那边的方国安所部便已经自乱了阵脚,方国安麾下兵将都十分悲观,认为下一步刑天军就要攻打南昌府,于是大批官兵便立即当了逃兵,使得方国安这段时间为此事忙的焦头烂额,而且因为他的大军驻守南昌府,对于江西的财政压力非常大,江西布政使司已经拿不出足够的粮饷给方国安,以至于官军上下更是怨声载道,方国安眼下已经产生出了要弃守南昌府,南下到赣州一带,避开刑天军的兵锋。

有了这份情报的支持,方国安所部也就不成了什么值得担心的问题,于是肖天健和李信便将主要兵力放在了对浙江的进攻方向上。

扭过头肖天健便继续要和诸臣商议有关立国的事情,诸臣陈请肖天健入住到南京城内的皇宫之中,牛金星并且提议对南京皇宫进行一次修缮,肖天健对于入住皇宫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却一口回绝了牛金星提出的修缮皇宫的提议,这会儿他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呀!更何况南京城中的皇宫已经相当的规模宏大了,虽然被废用多年,但是大明一直留有宦官照料,倒是也没有太过残破,这一战皇宫虽然多处受损,只需简单修整一下,即可使用。

而且肖天健认为,他妻妾不多,也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住,现如今三个妻妾都在洛阳,因为临近范雨桐和蝶儿都临近生产,不已长途劳累,眼下需要在洛阳待产,待到产后孩子满月才能前来南京城,所以暂时根本不需要讲什么排场,现在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这件事。

牛金星又碰了一鼻子灰,于是悻悻然只得听令,倒是诸臣都认为肖天健有明君之像,知道体恤百姓,处处对自己都很是节省,今后立国肯定会成为一代明君,而他们这些从龙之人,今后只要好好干,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起码流芳千古是没有问题的,于是都很是高兴。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放下了,但是肖天健又提出一件事,那就是从他这里,废除掉太监制度,从此之后,他决不允许再对人阉割入宫充作太监,而眼下南京城中,有不少留守太监,这些人也尽数遣散,不许再留在皇宫之中。

这件事又是在诸臣之中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认为这么做实在是不可理解,皇帝哪儿有不用太监伺候的?如果今后宫中留的男人都带把的话,岂不是一不小心,就会淫乱宫闱吗?

对于这一点诸臣的担心,肖天健朗然一笑道:“我肖某又非昏君,要那么多老婆作甚?现如今我已经有了三个妻妾,已经足矣,太多老婆反倒太累!难不成尔等认为我肖某还管不住自己的老婆不成?这件事是我的私事,尔等不必过问,管天管地尔等岂能管到我的家中?用不用宦官,肖某自有自己的打算,又用得着对你们交代?”

倒是这件决定,让部分诸臣很是高兴,历代都没少出现宦官当权,祸乱朝政的事情,大明一朝更是登峰造极,整个大明历史上出现了多少把持朝政的太监,远的不说,只说十几年前的魏忠贤一个人就足够了,现在肖天健废止太监制度,无疑对他们这些文武是一个很好的事情,省的他们文臣武将今后都要看宦官的脸色办事了,对他们来说也少了一大掣肘,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宦官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众人便开始商量国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国号,先期多是因为封地或者封号延续下来的,比如说宋代之前的基本上都是这种方式选立的国号,只有元朝是采用了《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大明国号则是因为朱元璋信奉白莲教,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朱元璋也承认自己是白莲教的分支,于是建国之后,便取用了光明二字中的明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