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疑惑(2 / 2)

国士 衣山尽 2433 字 28天前

礼书: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迎亲书现在还用不着,不过,聘书和礼数一过,马、刘两家的婚事算是具备的法律上的效力,双方都不得反悔。否则不但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得追究法律责任,这一点可是写进《大明律》中的。

等走完所有的程序,刘超终于答应投降了,和马士英约定,明日一大早就开城门放明军进城。

“永城之战终于结束了。”当天夜里,孙元最后一次站在土围子上面,手抚着一根大木桩子,嗅着夜风中的腥臭味,有些感叹。

这道长围周长十余里,明日招降刘超之后,就会被拆除。

头上,那盏灯笼在风中摇晃不定,脚下一片光影婆娑。

除了庐凤军的士兵提着长弓里在长围上放哨之外,其他士兵都靠在土围子后面睡觉,到处都低低的鼾声。

这一战,庐凤军打得最苦、牺牲最大。残酷的攻坚战将他们都吓坏了,也打废了。不过,也将这支垃圾部队锻炼成了老兵。在这一支部队比一支部队烂的世界里,庐凤军相比之下却不算是那么烂。

看了看身边的马士英,孙元突然有些冲动,想请他将这支部队交给自己。如果自己派一批军官过去,用宁乡军的兵法勒舒,只需半年,就能练出一支两千人的精兵。

可是,想了想,这事也开不了口。自己要想拿到这支部队的指挥权,除非自己是凤庐总督。开玩笑,总督一职一般都由文官担任。我贸然开口,只怕马士英要怀疑我别有用心了。

而且,这支部队是马士英的心头肉,他肯交出来吗?

况且,步兵这种东西,用我的法子可以如流水线一样源源不绝地练出来,又何必去打庐凤军的主意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马士英敲定了招降刘超一事之后,心情大好,今日饮了不少酒,红光满面。

好象觉察到孙元的心思,道:“太初,庐凤军现在算是打出来了,按说精兵得由强将率领才成。不过,你也知道的,这次征讨刘超,庐州黄得功出力甚多。庐州一地,提供了大量的粮秣和民夫,黄将军都将老夫告到兵部去了。老夫打完这一仗,就会交卸了凤庐总督的职务回南京去,我打算将这支军队交给黄总兵。”

黄得功这人在历史上的口碑不错,在江北四镇中是个老好人,而且,后来有战死在抗清的战场上,气节不错,他来带这支部队,自是最好不过。

马士英轻拍着孙元的肩膀,感慨道:“此战打成如今这般模样,老夫也没想到。特别是闯军来救刘超的时候,老夫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贼军势众,这永城是打不下来了,说不好我军要吃一场败仗。到时候,别说永城,就连宿州甚至凤阳也保不住。凤阳一失,南京危矣!-----却不想,太初你竟只带两千铁骑,在一日之内就击溃了闯军七万大军,斩首无数。如今,又献上招降刘超的妙计。”

“如今,凤阳、南京局势大定,皆因太初之功。你的用兵手段,老夫也是佩服得紧,当奏报南京六部为你轻功。”

受到马士英的夸奖,孙元心中也是得意,忙拱手:“马侍郎谬赞了,孙元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马士英扶住他的双手笑道:“当然,你已经是总兵官了,朝廷就算是再赏,也赏不了什么。你自己说说,想要什么奖赏,只要老夫力所能及,一概应了你。”

孙元:“侍郎,孙元只要能过为国家出力即可,不敢要总督的赏。”

马士英指着孙元笑道:“你啊你啊,又何必说这些?阮集之在给老夫的信上说,你这人对于黄白之物最是喜欢。其实,你也不用想太多,岳飞曾经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可致天下太平。可见,清廉从来不是一个武官必须的操守。老夫答应给你的三十万两白银军费剩余部队必一文不少地拨给你。”

他口中喷着酒气指着永城,道:“明日开了永城,庐凤、南京两军就不进去了,只让宁乡军进驻,城中女子金帛君自取之。”

孙元大为惊喜,忍不住道:“那感情好!”

马士英哈哈笑志得意满,一挥袖子,长啸一声走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永城乃是豫东门户,富庶得紧。且,刘超起事之后,抢劫了满城富户,又寇掠了宿州,在城中不知道积下了多少财物。怎么着也得有好几十万两吧?

宁乡军这些年的收入都投到水军里去了,正穷得厉害。如果取了永城的财物,不无小补。

“不对,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对!”

孙元抓了抓脑袋,想了半天,这才想起,人家刘超可是投降了马士英的。你马侍郎又答应保全叛兵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进城去除了帮忙掩埋尸体,又能有什么好处?

这个马士英说这废话做什么,这不是洗刷我孙元吗?

马士英一定是喝醉了。

下了土围,回到营中,孙元心中还是疑惑,可究竟是什么地方有问题,自己也想不明白。

正要上床睡觉,这个时候,黄佑和余祥匆忙地过来,两人都是一脸的喜气。

“大半夜的你们如此匆忙过来见某,出了什么事?”

黄佑:“禀将军,元字营和伟字营的消息来了,说是大军一路急行,已经到了凤阳,最多十来日就能到永城。”

“好,太好了!”孙元激动地一拍大腿:“这个马士英做事真是雷厉风行,这么快就调元字营和伟字营过来了。这些,某再不用担心解开封之围兵力不足了。”确实,孙元已经打定主意,等永城战事终了,自己就带兵去开封。

马士英的兵和南京军肯定是不会同自己一道过去,他们可没兴趣去打仗。自己的两千多骑兵到了开封未必能派多大用场。

如今两营步兵开来,孙元对于解开封之围就多了几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