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节挺进印度洋(2 / 2)

东南亚自治西区,辖区包括西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岛以及邦加岛、勿里洞岛、明达威群岛、巴尼亚克群岛等附属诸岛,全区划分为七个省,原马来西亚国的首都吉隆坡市改名为吉州市,定为东南亚自治西区的首府,自治区行政主席由原马来西亚华侨领袖、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担任;

东南亚自治中区,辖区包括文莱和整个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以及苏拉威西岛和图康伯西群岛、劳特岛、纳土纳群岛等附属诸岛,全区划分为四个省,原文莱国的首都斯里巴加湾改名为南海湾,定为东南亚自治中区的首府,自治区行政主席由原文莱国国王阿哈默德丹祖汀担任;

东南亚自治南区,辖区包括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帝汶岛及巴巴群岛等附属诸岛,全区划分为五个省,原印度尼西亚国的首都雅加达市改名为雅州市,定为东南亚自治南区的首府,自治区行政主席由原印尼华侨领袖、著名的爱国华侨庄西言先生担任;

东南亚自治东区,辖区包括原印度尼西亚国所属的伊里安岛(新几里亚岛)的东部地区和塞兰岛、布鲁岛、多拉克岛以及马鲁古群岛、阿鲁科群岛、实珍群岛等附属诸岛,全区划分为三个省,原新几里亚岛的东部城市查亚普拉市改名为普州市,定为自治区的首府,自治区行政主席由原东北驻南京国民代表大会的资深参议员张扬先生担任。

新加坡则设立为中国新加坡特别行政区,成为继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后的中国第三大特区城市;而锡兰(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安达曼群岛、尼巴科群岛、拉克沙群岛、塞舌尔群岛等印度洋北部诸岛统建为“中国北印度洋自治区”,全区划分为八个省,原锡兰国首都科伦坡市改名为亚门市(亚门,寓意为“亚洲门户”),设为北印度洋自治区的首府。

为了加强对东南亚这片辽阔领域的绝对控制权和永久性统治,中国东北军在这里长期驻扎有10个本土乙等师以及其他军区的直属部队,共计15万的兵力;并且东北边防部还命令各地自治区政府配合东北军的东南亚军区总司令部,在当地招募华人华侨陆续组建成拥有30个独立乙等旅、超过22万人的东南亚自治区守备军部队,用武装力量配合着文化渗透和经济控制等手段,将这里真正地融入大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军队全部交由东南亚军区总司令王以哲上将和副总司令王树常上将指挥(两人刚刚由中将晋升为二级上将)。

值得一提的是,驻守在东南亚的东北军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它的正式番号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特别新编第200师。这个师即原先东北军的“零号特战部队”,全师的一万余名官兵中,除了少部分东北籍的军事顾问和参谋军官之外,其余的上下成员清一色全部是纯血统的日本士兵,师长为毛忠华少将(日籍),副师长为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曾少将。之所谓把这支特殊的部队调遣到东南亚,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零号部队”在目前中国国内的中日战争中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是日益渐微了。把这些骨子里仍然凶残成性、嗜杀嗜血的日本兵派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剿灭游击队和镇压当地的反抗分子,完全是张学良的主意。他是这样想的:总所周知,日本兵不但擅长拼刺刀作战,更加喜欢干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这些勾当,把这些无恶不作的人皮野兽派到历史上曾多次反华、排华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自然是“物尽其才”,利用他们去“教训教训”当地那些不安分的印尼人、马来人,也算是为“历史上”那些惨死在南洋的华人华侨们出了一口恶气。既想狠下毒手做尽坏事,但又不想让东北军的本土士兵去沾染那些“脏事”,毕竟越南大屠杀这种事情做的太多了会让东北军这支军队的本质发生变化的,那么综上所述,派这些纯血统的日本兵前去实在是在适合不过了,正所谓“以毒攻毒、以恶止恶”,反正最后算起帐来也不会记到东北军的头上。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招效果非常明显,那些日本兵对干起烧杀奸淫等恶性之事自然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他们在中国大陆由于东北军的严加约束而不能发泄的凶暴残忍本性在东南亚得以尽情地一显无疑,个个干起来都十分地卖力。第200师所到之处,杀人、强奸、放火、抢劫、虐囚等恶事做了一路,使得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都对这支部队谈虎色变、闻风丧胆,一旦哪里的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知道这支部队被调到了自己家乡,纷纷争先恐后地逃离一空,当地的游击队和反抗活动也被迫偃旗息鼓。连王以哲上将都赞不绝口,称赞第200师在东南亚地区进行“镇压反叛、维持秩序”时“战功赫赫、硕果累累”,不但如此,该师还为东北政府从东南亚各地掠夺了超过200亿美元的财富。直至后来,日本最终战败并向中国投降,这支部队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被解散了。但根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军特别新编第200师数年间在东南亚各地大概屠杀了超过二十万的印尼人、马来西亚人和菲律宾人,并犯下了上万起的强奸案、抢劫案、纵火案以及数不尽的虐囚丑闻,使得当地人心惊胆寒。

此时的中国东北边防政府和中国东北边防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其势力和地位都可谓是如日中天、炙手可热。东北军的正规军和各地守备军、预备役民兵部队,以及实际控制在手的国内各地方军队的总数已经达到了475万人,其中大约有110个正规师(旅)正勇猛积极地参加着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对于这个东方新起的军事霸主,引用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上将的话说,“中国东北军取得堪比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军取得的惊人胜利”;对此,东北的第一号元老、东北政务总督办张作相先生也曾感慨万千道:“要是张公(张作霖)还在世的话,他肯定会难以置信他的儿子会统领着东北和东北军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和伟大的成就。”

在对东南亚和北印度洋的政治格局和统治机构进行全面构建的同时,经过张学良的批示和允许,东北军海军总司令部和东北军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上将着手将东北军的海军进行重新整编。其中,原东北军海军的渤海岸防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统建整编为中国东北军海军太平洋舰队,其主力作战力量包括4支航母特混舰队和2支战列舰编队,舰队拥有中型航空母舰4艘(“秦皇”号、“汉帝”号、“唐宗”号、“明祖”号)、战列舰2艘(“震海”号、“震洋”号)、战列巡洋舰4艘(“神武”号、“振武”号、“崇武”号、“尚武”号)、重型巡洋舰7艘(“挑战者”号级)、防空反潜巡洋舰2艘(“台湾”号、“琼湾”号)、驱逐舰24艘、护卫舰28艘、潜艇192艘、鱼雷炮艇225艘、各型作战飞机820余架,其他辅助舰艇船舶若干艘。舰队总司令由原东北军的潜艇部队总司令、海军中将蒋斌担任,舰队的主要军港基地分布在葫芦岛、秦皇岛、大连港、旅顺港、仁川港(位于南朝鲜省)、清津港(位于北朝鲜省)、威海港、青岛港、基隆港、高雄港等地;

原东北军的东南亚特混舰队和南海舰队、西海舰队,统建整编为中国东北军海军印度洋舰队,其主力作战力量包括1支航母特混舰队、4支战列舰编队、4支巡洋舰编队,拥有中型航空母舰1艘(“胜利”号)、战列舰4艘(“蒙古族”号级)、重型巡洋舰4艘(“藏族”号级)、轻型巡洋舰8艘(“鄂伦春族”号级)、防空反潜巡洋舰2艘(“香港”号、“澳门”号)、驱逐舰12艘、护卫舰16艘、潜艇75艘、鱼雷炮艇113艘、各型作战飞机260余架,其他辅助舰艇船舶若干艘。舰队总司令由原东北军的海军总参谋长兼东南亚特混舰队总司令、海军中将董岩杰担任,舰队的主要军港基地分布在金兰湾、三亚港、海口港、雅州港(原印尼首都雅加达港)、泗水港、坤甸港、南海港(原文莱国的首都斯里巴加湾)、亚门港(原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港)、披集港(位于中南自治西区原缅甸国的最南端)、维多利亚港(原塞舌尔国首都)、新加坡港等地。

攻取了富饶的东南亚和中南半岛,不但使得中国的领土面积、领海面积、国民人口总数、综合国力都飞跃性地增长,更加使得中国(东北军)的战争潜力暴增数倍。此时的中国东北政府和中国东北军占有着全球70%的锡矿储备(主要分布在中南自治西区的暹罗地区)和全部的天然橡胶资源,迫使苏联人和英国人不得不研发人工合成橡胶或向拥有也生产天然橡胶的菲律宾群岛的美国进口;而征服了整个印度尼西亚,使得东北在1941年的石油产量突破了1700万吨(其中东北本土的石油产量约850万吨,其余的则全部产自东南亚和中南半岛,主要是文莱地区和爪哇岛),跃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伊朗全国的总和;另外,中南自治东区(主要是越南地区)、苏门答腊岛以及婆罗洲这三地每年能为东北的战争机器和民生建设提供2500万吨的煤炭以及巨量的天然气资源;东北政府在中南半岛和东南亚的统治当局还从当地获得了超过270万金衡盎司的黄金(这个数字大致等于当时美国的全国黄金产量)以及约75000万吨的铁矿、锰矿、铬矿和稀土,以及其他的各种稀有矿物;除此之外,中南自治西区的缅甸地区还盛产大量的金矿、铅矿、镍矿、铜矿、银矿以及翡翠、玛瑙等玉石;而全东北在1941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亿5000多万吨,比往年剧增40%以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这些对于东北军的军力扩备和重工业无疑也提供了强大的物资后盾,其中,东北军陆军的“东北虎”重型主战坦克在1941年的总产量就由1940年时的不到1000辆剧增到了2200多辆,180mm榴弹炮等重型火炮的生产速度也增加了一倍;东北军海军的年造船能力则由1940年的36万吨猛增到了接近60万吨,东北军第二批建造航母计划中的三艘45000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黄帝”号、“炎帝”号、“蚩尤”号也由于从东南亚和中南半岛源源不断地获得足够的优质钢铁和各种稀有金属而将建造工期缩短了整整四个月;而东北军空军的飞机生产速度也翻了一番余,其中“飞豹”重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月产量就由原先的130架跃升至300架。

巨量丰富的原料物资加上庞大的本土外的商品倾销市场也刺激得东北的经济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暴增激涨,东北本土的广大国民自然深受其益,生活水平迅速飞跃发展,甚至都快赶超上了此时的德国;不但东北本土的老百姓受益,关内广大国统区和解放区(即中共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粮食、布匹、棉花、烟草、钢铁、煤炭、石油、石油产品、各种民用品...数以万吨计地通过东北、中南半岛、东南亚等地至中国内地的铁路、公路、海路、空路、管道等运输途径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这些交通网的建设过程,当然是那些英、法、荷等国被俘官兵、外籍侨民以及各地的“叛军乱民”在东北军士兵皮鞭棍棒的伺候下提供的无偿劳动了),不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有力地支援了此时国共联合对日战争的进程。当然了,这些近乎无偿的支援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由“北盟”的专职军政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这是张学良直接下达的命令,毕竟国民党政府内部贪污腐败成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张学良可不想这些关系到黎民百姓性命的重要物资全部被那些国民政府的大佬们给搜刮进自己的腰包。而这些措施都切切实实地让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切身获得了本国军队对外战争的利益和实惠,使得此时的东北边防政府和张学良本人在国内各方各界的威望和拥护程度都迅猛提高,也使得全国上下的反战声音微不可闻,更加使得广大的东北军陆海空三军将士在士气、斗志和必胜信心上都空前高涨,别的不说,光是每天飞到东北军各大军区司令部内和张学良面前的东北军各基层部队军官的请战书就有上百公斤。

在攻占了整个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并且打通了北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后,张学良和东北边防部参谋总部的高级将领们开始认真地考虑起了德国政府再三要求的东北军出兵北非并参加非洲军团对英法联军作战的战事计划了。